
Lps基因的等位基因突變可引起內毒素耐受,但對免疫反應和免疫發育無影響。Lps基因突變株對其他病原體及產物反應正常。Beutler認為,只有一個獨--無二的途徑轉導LPS跨膜信號發放,Tlr4基因可能是哺乳動物中LPS惟一的感受器,因為假如...
20世紀60年代中期研究者就發現,C3H/HeJ小鼠品系對內毒素具有天然耐受性,對G-菌具有易患性。1978年,LPS反應基因被命名為Lps基因,強調了其在內毒素致病方面的重要性,并確定Lps基因在位于4號染色體上Mup-1和Ps基因座之間...
1997年由Janeway和Medzhitov提出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PAMP)的概念,即將在吞噬細胞上與其同族結合的配體稱為模式識別受體。PAMP為病原體高度保守的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把健康放在首-位,朋友們相聚,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便是健康。疾病中對健康對生命威脅最大的當屬癌癥,癌癥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毋庸置疑,在“談癌色變”的今天,治療癌癥固然重要,防患于未然...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是全球性的多發病、常見病。人們對這兩種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幽門螺旋桿菌(HP)已不再陌生。目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國成年人群的感染率幾近60%,那么幽門螺旋桿菌是如何在人體內興風作浪,引起上述疾病的呢...
冠心病與“粥”會有什么聯系?你可不要小瞧這兩個名詞,其中的學問大著哩。懂點醫學的人都知道冠心病的全名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這里的“粥”是指什么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看看“粥”是如何形成的。“粥”的形成要靠兩個因素:第一是血管內...
“慢性炎癥疾病難以治愈”這個被人們默認了許多年的觀點最近由于醫學科學在內毒素研究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而受到挑戰。這項新發現證實,細菌不能致炎,80%左右的慢性炎癥是內毒素引起的。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疾病病因研究的不斷深入,醫學家們發現慢性炎癥...
慢性支氣管炎俗稱“老慢氣”,是一種常見多發病。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區其發病率更高。慢性支氣管炎之所以被稱為“老慢氣”,就在于它遷延難愈,許多患者都是在多年老慢氣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肺氣腫,肺心病,最終不治而亡。老慢氣長期遷延難愈的原因究竟是什...